新闻详情News details

【本泰教育】8个小细节,看出你家孩子注意力是否集中!(内附提升专注力的珍贵方法)
作者:zhishancihang | 时间:2022-04-22 17:02:22
图片


“我家孩子老走神怎么办?”


这个困惑来自于最近的后台留言,小美相信同样的问题在家长群里也经常看到,有家长说孩子注意力不集中,总是“神游”:



上课听课,听着听着就走神儿了;上课没多久就开始东张西望,总是坐不住;写作业,写着写着,一会儿上卫生间,一会儿玩笔;和孩子说话,看着像听着,其实根本没听进去!别提多闹心了。


更郁闷的是你说也说过了,骂也骂过了,但说破了嘴皮子,骂到头痛,孩子仍然该走神走神,该不听,不听。真是让人抓狂,还不知道究竟该怎么办?




图片



 小测试:你家孩子是否有注意力缺失问题?




以下8项,若孩子有6项及以上,则很有可能是注意力缺失:


1、经常不注意细节,在学校课业、日常生活或其他活动中常犯粗心大意的错误。


2、注意力无法长时间集中于课业或游戏上。


3、别人和他(她)说话,他(她)常常没注意听。


4、常常无法完全执行他人的指令,且无法完成学校课业、其他事情或任务。


5、对于组织任务与活动经常感到困难。


6、经常逃避、厌恶或不甘愿地从事较花心思的任务。


7、经常遗失所需之物(如玩具、家庭作业簿、铅笔、书本或工具)。


8、较容易被外在刺激转移注意力。


(注:因个体存在差异,标准仅供参考。)



注意力不集中有哪些危害?



图片

图片




 为什么孩子总是看起来注意力不集中?




环境不好,孩子无法集中注意力



当儿童生活在不安的生活环境里,他就无法集中精神处理当下的任务。


例如,儿童身处在一个需要不停搬家、更换居住环境的状态;家庭正在面临重大危机;父母或家人关系不良,时常处于争吵之中;家人对待儿童的态度各不相同,没有统一的准则等。


我相信,绝大多数的成年人在面临这些情景也都会受到影响,但奇怪之处就在于,时常有家长天真地认为小孩什么都不懂,根本不会受到这些问题的干扰。这样最常见的结果就是,孩子会把所有的问题倾向于归咎在自己的身上——这个世界不好是因为我不够好。——你看,问题来了。


所以,如果你的家庭存在孩子学习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,请尽可能给孩子提供安静舒适的学习环境,夫妻之间的教育方式要一致。


另外,当家庭出现不得已的变动和争吵时,也请让孩子明白,这些动荡都不是他造成的。


图片



孩子根本不懂怎么做



小美发现,有的时候儿童并不知道自己在做些什么,对于将要完成的任务感到无所适从。有的家长会说小孩不专心练琴或者对抄写作业没耐性,但可能是儿童完全搞不清楚为什么要这样做。


我为什么要去学校?

我为什么要上课?

我为什么要写作业?......


这些看上去很简单的问题却在真真切切地困扰着很多小孩——如果在一个小孩的世界里,上学是爸妈没空陪自己玩,上课是家里人对自己的惩罚,做作业只是可以去玩的“黎明前的黑暗”,多少人能对这些“生活中的灰暗面”投入兴趣和专注呢?


如果您缺乏与孩子正确的沟通,不让孩子了解学习的真正意义和价值。那么孩子很可能就会把学习当做惩罚的工具。自然而然不会正确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。




丢失自我,丢失了学习的兴趣



一个尚没有入小学的孩子需要在工作日去幼儿园,放学参加各种托管辅导,每周参加 3 个不同的兴趣班...... 有些家长会抱怨说小孩没动力、不专心。


其实, 这些孩子的自主感没有建立,丢失了学习的兴趣,也很难从他们身上发掘出儿童该有的活力:他们有的看上去很疲惫,有的直接是隔离的状态,仿佛他们并没有自我。


在他们的生活里面仿佛没有留给自己的选项,无法建立自主感,要么按照父母的期望和要求成为父母心目中的“好孩子”,要么拖延和抵抗。


所以,亲爱的家长们,我们可以对孩子有所希冀,但我们不能让孩子完全成为替代我们实现自己愿望的工具。


图片



 家长插手太多,孩子无法自我成长



父母时常感觉自己进退两难:一方面觉得老是督促和监管小孩做作业并不好,但另一方面被小孩不专心完成功课、各种拖延和分心所激怒,弄得自己心力憔悴。家长的矛盾和痛苦,来自于把儿童需要自己解决的问题——比如游戏和学习的平衡、时间管理等——当做自己的问题。


当家长卷入到儿童自身内部的矛盾里时,一方面让自己变得焦虑不安,一方面也会夺去儿童自我调节和处理的机会。当孩子进入青春期后,这个冲突就会变得更为巨大且激烈,于是我们更容易在中学生群体的身上看到如同仇人般的亲子关系。


那么家长应该怎么做呢?小美认为:有些冲突与矛盾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必须要经历的。经历过后,才会成长。爸爸妈妈们,请给孩子自己经历的权利。



年龄太小,做不到啊



有时候,父母对孩子的要求和期待已经超出了他这个年龄段正常的能力水平。

儿童心理发展自有其规律,3 岁时候做起来非常困难的事情,到了 4 岁时很可能就是自然而然、轻而易举的事。所以等一等,别着急啊。


但无视客观规律、拼命强调竞争的风气一直存在于社会当中,网上经常谈到幼儿园小学化的不良倾向,这是个社会性问题,但却值得每一位家长认真思考,是什么在背后追赶着我们,我们又在担心些什么,以至于让我们看不清孩子的真实情况?


家长怎么做?了解孩子正常的发展规律,只要孩子的行为表现是他所在的发展阶段的正常表现,家长都可以不必焦虑。


图片


良好的专注力是孩子今后学习的有力保障,但现实生活中很多孩子都缺乏这项能力。其实专注力不是天生的,它需要后天的培养。所以,为了让孩子从容地做完他投入的“工作”,作为家长,我们有什么办法可以帮助孩子培养专注力呢?


小美想和大家分享培养孩子专注力的6种方法,供家长参考。



1


学习定量


让孩子在规定时间内分阶段完成学习任务,改定时为定量。如果孩子能够专心完成,父母要给予一定鼓励(表扬、抚摸、亲吻等),并让他休息5-10分钟。再以同样的方式完成下面的学习。


当孩子能够做得很好时,可逐步延长一次性集中做题的时间。要求孩子在审题的过程中,自己把题目的要求、条件用笔勾出来,以防止走神出错。这些都可加强孩子的自信,让他感觉“我能自觉集中精力做好一件事”。



2


鼓励孩子培养兴趣


平时多鼓励,不干扰孩子做好他喜欢做的事情。当孩子专注于做他的小手工制作或观察小动物而忘记了吃饭时,父母切记不要干扰孩子,而是耐心地等他把工作完成。


要知道,当孩子沉浸于他的兴趣的同时,就是在无意中培养自己的注意力呢。

联系我们Contact us

未标题-6.jpg

福建省智善慈航公益服务中心

服务中心办公室: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城东浔美工业区185号

联系电话:0595-22596028

秘书处电话:13559375668  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18960295968

微信公众号:智善慈航公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