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详情News details

【本泰教育】爸爸妈妈,为什么非要将你们的三观“绑架”在我的身上呢?
作者:zhishancihang | 时间:2022-04-22 18:12:42
图片

这几天,微博上出现这样一个热门话题,“请为你的孩子树立正确的三观”


几张配图,展现了父母授予孩子不当观念的冰山一角


图片


图片


图片


图片


看完这些图片,不知各位家长的内心是怎么想的呢?


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。这任老师有多重要?我想要多重要,有多重要。


他们决定了一个孩子的出厂设置,给他的人生输入了最原始也最重要的信息。


于是,很多人从小被父母的三观“绑架”着,一生都不曾独立。




图片




“男孩不能哭,这种行为跟小姑娘似的”


哭泣,其实是孩子们最正常不过的一种情绪表达。


但作为男孩子。却常常听到父母说这样的话:“你是男孩,必须要坚强。”“男孩子哭哭啼啼的,成何体统?”“还哭?人家小妹妹都不哭,妈妈再也不喜欢你这个爱哭鬼了!”


这一句句对男孩伤害最大的话,被当成真理传颂数千年。男生的“哭”被当成了一种懦弱的表现。


作家刘瑜的书里有这么一段话:


父母带著孩子,尤其是婴儿,婴儿是通过哭闹来表达饿了或者是不舒服,以此获得大人的注意力。你无法想象一个孩子永远面带微笑躺在摇篮里,这是非常可怕的情况。


图片


男孩子难道不可以哭吗?


有关男孩女孩的学术研究显示,如果我们不教会男孩如何在情感上诚实地面对自己,能够识别自己的情感而不是压抑下来,他们会在学校和其他更复杂的社会中落后于别人。情绪表达千万种,过度压抑任何一种都有害。


对孩子来说,眼泪是负面情绪的消解剂,哭过的心情更加澄明。当一个孩子想哭却不能哭的时候,情绪疏解的路就会被阻塞。在遇到极大悲恸时,能哭出来的孩子,比不能顺利的哭出来的孩子,恢复的更快。


许多家长或许忘记了,男孩子首先是孩子,其次才是性别。



图片


“成绩差的都是坏孩子”


有些父母逻辑非常奇怪:坏孩子才跟成绩差的人一起玩,你要和成绩好的人玩。


以前曾听一个10岁左右的男孩和小编诉苦,以前自己成绩好的时候,父母见到他朋友会问他们成绩怎样,如果不好就让他少接触。后来成绩差了,他们就认定是和成绩差的人混在一起的缘故,要求远离他们。


小男孩说:“他们这样看别人,那我成绩差,成绩好的家长也不会让他们孩子和我玩啊。”


心理学上有个术语叫“自利偏差”,简单地说就是,当得到坏的结果,人们倾向于把它归结于他人和环境。橘生淮南则为橘,生于淮北则为枳。孩子成绩不好,家长会偏于认为是环境原因,其中成绩差的朋友就是主要影响因素。


成绩与成就并不正相关,正如一位老师在博客中这样写道:

“与乐于助人的人同行,你会享受帮助的快乐;和善良单纯的人交往,你也会对世界保持天真纯洁……和谁做朋友,重要的是气场一致,而不是分数一致。


在我们告诉孩子什么人可以来往时,重要的是品行,而不是成绩。分数只代表成绩的好坏,却代表不了品行的高低。并且,只要孩子是好的,成绩不好总有方法解决。


我一直深信一个人只要底子(人品)是好的,其它差点也无伤大雅;反之如果一个人只是学习成绩好,但却是一个低素质的人,那样的人反而是失败的!“


图片


“你要听话,要懂事”


在综艺节目《放开我北鼻》里,有一期请几位明星做萌娃的临时家长。


噗噗是个胖乎乎的小孩,有次晚饭时他到餐厅,却发现没有自己的凳子。于是他围着桌子转了两圈,嘴里念叨着:“有没有小椅子?”


没有得到回应,他有点委屈地往外走。大人加了一把椅子后,再喊他回来,却发现他哭了。这时,“小贾宝玉”的扮演者于小彤很生气地拉过他说:“别吃了,罚站去,说没说过不许哭鼻子!”


图片


噗噗哭着说:“没有我的小椅子,我等一会儿再吃。”


于小彤:“那你哭吧,我走了。”


噗噗着急地说自己不哭了,可他完全没办法控制自己的眼泪,直到吃过晚饭,他还在角落整理自己的情绪。


于小彤开始用有些不耐烦的语气说:“你又哭,走吧,我带你出去哭。”然后强拉着噗噗,要把他拉出门。


噗噗有点害怕地扶住沙发,一边哭着一边安慰于小彤说:“我不要去外面,我愿意罚站。”


图片


节目组这时打出字幕:“难过却又懂事”。


许多像噗噗一般大的孩子,他们的沉默、隐忍、恐惧、讨好,到了大人眼里,就成了:懂事。因为这样的懂事,让他们感觉很省事。


长期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孩子,也许真的很少惹大人生气,但这背后,却隐患重重。


一个懂事的孩子总会过分的善解人意,习惯了先满足别人,习惯了在获得别人赞同后才行动,独独忽略了自己。研究表明,“成人化的孩子”在小时候往往比同龄人更懂事,但成年后却有着更多的心理问题,患抑郁症的可能性也更大。


图片


电视剧《我的前半生》里的凌玲,总急于灌输给儿子冷佳清成人世界的游戏规则,想把儿子变得懂事,导致儿子习惯了看人脸色做事。这样的懂事,其实是件很可怕的事。小美在上周末

孩子,请别再讨好这个世界,我更希望你取悦自己 | 家长课堂也讨论了拥有“讨好型人格”的孩子所具有的弊端,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戳进去回顾了解。


让一个孩子压抑内心的想法去讨好大人,会束缚住孩子的手脚,在他长大以后,也很难学会如何表达那个真正的自己。家教的理想,本不是望子成龙,而应该让孩子成长为“有生命力”的人,有爱有自由,有幸福的童年。


图片


“他为什么只欺负你?一个巴掌拍不响”

联系我们Contact us

未标题-6.jpg

福建省智善慈航公益服务中心

服务中心办公室: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城东浔美工业区185号

联系电话:0595-22596028

秘书处电话:13559375668  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18960295968

微信公众号:智善慈航公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