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详情News details

【本泰教育】特级老师提醒:孩子不想学习闹脾气,家长该如何引导?
作者:zhishancihang | 时间:2022-04-22 17:58:12
图片




图片


周一的上午,小美想和大家分享一位家长朋友的后台留言:


图片


我家娃9岁,上三年级。每晚做作业做到9点半,娃叫苦连天,我看着也心疼。有一天,娃问我:“妈妈,写作业好累,反正那些知识我都懂了,我可不可以不写了?


在我看来,作为小学生,这个阶段就该玩,知识课堂学一学就够了,小孩不想写大人也不该强迫。那我该怎么和老师倡议:让我家娃不写作业呢?



图片


小美发现,现在越来越多的家长都存在这样一种观点:孩子想学什么就学什么,不想学就不学。个性化教育就是要 “让孩子在实践中寻找自己的兴趣所在”。


有些家长在孩子的教育上从小让孩子“随心所欲”发展,他们把不管不引导当成对孩子的一个尊重。


但在小美看来,小孩子不是一出生就知晓是非善恶,他不明白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,这时候就需要家长去正确引导。


孩子就像一颗小树苗,需要家长耐心地浇水灌溉,树苗能不能长成参天大树,要看家长在背后付出多少心血。


图片


教二年级语文的王老师遇到过这样的情况:


在写课堂作业的时候经常有孩子跑过来问他,可不可以不写作业,写作业很累为什么还要他们小学生做,爸爸说了自己不喜欢做的事情就不用做了。


上课的时候会有学生举手自己可不可以回家了,已经上了很久的课,其实当时才上午第三节课。


学生从小就受到父母一些错误的教育方法,导致孩子已经把“想学就学,不想学就不学”的这种心理养成了一种习惯。


长此以往,这对孩子的性格以及以后的待人处事会造成十分不利的影响。老师们有以下几点必须告诉家长:



1



学习从来不是一件轻松的事,它不仅需要孩子勤奋刻苦,也需要父母的耐心陪伴。




以下是一位家长分享的真实事例:




鲁尼7岁时上小学一年级。


小家伙一开始很兴奋,特别喜欢去学校上课。可上了两月后,开始不耐烦了。


一天晚上,他终于说:“妈妈,我今天不想去上课!”


“为什么呢?”


“我不喜欢上课和写作业,简直太无聊了!”


对孩子的这种反应,我早有预料,于是安慰两句,然后坚定地告诉他:“今天必须得上!上学、学习知识是每一个人都必须面对的,不能因为困难、麻烦就不去,妈妈会陪着你的。”


“不去,我就不去!”他继续闹,然后感叹道:“大人真幸福,想做什么就做什么,小孩子真不幸福,什么都要听大人的!”


我告诉他:“很多事情小孩子还不懂,不能做决定,就得听大人的!”


“学习知识也可以在家里学,为什么非要去学校?”


对孩子这样一问我告诉他:“学校不仅能学习知识还教会你怎么和去他同学友好相处,这是在家里学不到的。”


在没有孩子之前,我曾告诉自己:要成为孩子的朋友,凡事跟他商量,绝不逼他做任何他不想做的事。


然而,有了孩子之后,我的想法渐渐变了。


我发现,父母绝对不可能与孩子成为那种“事事顺应”的朋友,尤其是在孩子还小的时候,父母必须替孩子做出正确的决定,有时甚至逼他们做不愿意做的事,尤其是在学习上。




图片





2





不知什么时候开始,很多父母越来越“尊重”孩子,常常喊着给孩子“爱和自由”的口号,要求与孩子平等对话,然而很多时候却矫枉过正、过犹不及,很多父母口里的“尊重”,变成了“遵从”。


在孩子对舞蹈、音乐等感兴趣时,二话不说,报名。


然而孩子学了一段时间之后,又遵从孩子的决定。


不想学就不学了呗,没事,孩子快乐就好。


“不要逼孩子学他不想学的东西,孩子快乐就好”,这话听上去是对孩子的尊重,实际上却是对孩子的放任,是父母的不负责任。


孩子的学习,自然要尊重其兴趣为前提,但大部分由兴趣引发的事情,经过一段时间后,必然会遇到瓶颈,这时兴趣可能就变成了折磨。


图片


只要坚持下去,折磨过了,兴趣变成了特长,接下去就是享受。


这种变成特长之后享受到的乐趣,又会驱动孩子继续深入学习,由此进入良性循环。


以孩子的天性来看,早期处在一个探索阶段,对很多新鲜事物都很容易感兴趣,但要想仅靠兴趣和内驱力让孩子长期对一种事物感兴趣并坚持下去,基本不可能。


任何学习必然要经历一段枯燥乏味的阶段,这时家长不“逼”孩子,让孩子“不想学就不学”,那么,孩子的学习永远只能停留在浅尝辄止的阶段,永远体会不到深层次学习的乐趣。




3





当然,家长的“逼迫”需要讲究方法和策略,不要引起孩子逆反。


俞敏洪的女儿从小学钢琴,七岁获得“温哥华少儿钢琴比赛”第一名。八岁考了钢琴10级。当时,他太太以为家里就要出一个钢琴家了,于是开始给女儿加量。本来每星期学习一个半小时,增加到每星期五个小时。


这使女儿热情骤减,就在她想放弃的时候,俞敏洪对女儿说了一番语重心长的话:


宝贝,长大后,每个人都会有很多孤单的时候。


如果那时我和妈妈都不在你身边,如果能有钢琴、音乐陪伴你,你就不会感觉到孤单了,因为你能倾诉。


要不要继续,你自己决定,这是老爸对你的一贯原则。


听完后,孩子不但没放弃,反而更加自觉地练琴。后来,她的钢琴弹得越来越流畅,而且也开始对其他乐器产生兴趣。


图片




4





学习从来不是一件轻松的事,它不仅需要孩子勤奋刻苦,也需要父母的耐心陪伴。


一个同事,每周风雨无阻送女儿去学钢琴。女儿上课,她有时候也跟着她一起学习,记笔记。结果,女儿学钢琴10年,拿到钢琴10级证书,她也跟着学会了弹几首钢琴曲。


学琴过程中,她女儿也曾有过要放弃的念头,正是她的这份认真和耐心,才让女儿十年如一日地坚持了下去,让弹琴成为了女儿最大的爱好。


一个优秀的孩子,绝不可能横空出世,其背后必然有着父母付出的无数时间和心血。


联系我们Contact us

未标题-6.jpg

福建省智善慈航公益服务中心

服务中心办公室: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城东浔美工业区185号

联系电话:0595-22596028

秘书处电话:13559375668  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18960295968

微信公众号:智善慈航公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