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详情News details

老祖宗留下的5000年精华语录,太智慧了!(果断为孩子收藏)
作者:zhishancihang | 时间:2022-04-22 16:46:47
图片

浩瀚五千年,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。国学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,其经典著作凝缩着中华文化之精髓 ,其思想智慧成为了传之千古的结晶。这150多条国学精华语录,一定要收藏!



图片


治国
之道



1、大道之行,天下为公。(礼记)


2、文武之道,一张一弛。(礼记)


3、民为邦本,本固邦宁。(书经)


4、自古皆有死,民无信不立。(孔子)


5、凡事豫则立,不豫则废。(中庸)


6、修身、齐家、治国、平天下。(大学)


7、如欲平天下,当今之世,舍我其谁?(孟子)


8、我善养吾浩然之气。(孟子)


9、登泰山而小天下。(孟子)


10、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,必先苦其心志,劳其筋骨,饿其体肤,空乏其身……(孟子)


11、权,然后知轻重;度,然后知长短。(孟子)


12、不患贫而患不均,不患寡而患不安。(孔子)


13、均无贫,和无寡,安无倾。(孔子)


14、穷则变,变则通,通则久远。(易经)


15、治国之道,必先富民。(管子)


16、国将兴,必贵师而重傅。(荀子)


图片


17、民可使由之,不可使知之。(孔子)


18、不在其位,不谋其政。(孔子)


19、政者,正也。子帅以正,孰敢不正?(孔子)


20、名不正,则言不顺,言不顺,则事不成。(孔子)


21、其身正,不令而行;其身不正,虽令不从。(孔子)


22、爱而知其恶,憎而知其善。(礼记)


23、言必行,行必果,果必信。(孔子)


24、敏于事而慎于言。(孔子)


25、一言而兴邦,一言而丧邦。(孔子)


26、不以言举人,不以人废言。(论语)


27、知之为知之,不知为不知,是知也。(论语)


28、三人行,必有我师焉。(孔子)


29、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。(论语)


30、仁者见仁,智者见智。(论语)


31、三军可夺帅也,匹夫不可夺志也。(孔子)


32、志士仁人,无求生以害仁,有杀身以成仁。(论语)


图片


33、士不可以不弘毅,任重而道远。(论语)


34、智者不惑,仁者不优,勇者不惧。(论语)


35、杨朱之道,不肯拔一毛而利天下。(孟子)


36、苛政猛于虎。(礼记)


37、得道多助,失道寡助。(孟子)


38、星星之火,可以燎原。(书经)


39、天时不如地利,地利不如人和。(孟子)


40、贤者,以其昭昭,使人昭昭。今以其昏昏,使人昭昭。(孟子)


41、富贵不能淫,贫贱不能移,威武不能屈。(孟子)


42、大人者,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。(孟子)


43、良药苦口利于病,忠言逆耳利于行。(家经)


44、以力服人者,非心服也;以德服人者,心悦而诚服矣。(孟子)

45、无恻隐之心,非人也;无羞恶之心,非人也;无辞让之心,非人也;无是非之心,非人也。(孟子)

46、口惠而实不至,怨灾及其人。(礼记)

47、巧言乱德,小不忍则乱大谋。(孔子)

48、礼尚往来,来而不往非礼也。(礼记)


图片


49、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。

50、民为贵,社稷次之,君为轻。(孟子)

51、人皆可以为尧舜。(孟子)

52、祸兮福所倚,福兮祸所伏。(老子)

53、知人者智,自知者明。(老子)

54、流言止于智者。(荀子)

55、天下大事,必作于细,合抱之木,生于毫末。(老子)

56、九层之台,起于累土。千里之行,始于足下。(老子)

57、千里之提,溃于蚁穴。(韩非子)

58、十年树木,百年树人。(管子)

59、将欲取之,必先与之。(老子)

60、流水不腐,户枢不蠹。(吕氏春秋)

61、居安思危,思则有备,有备无患。(左传)

62、多行不义必自毙。(左传)

63、民不畏死,奈何以死惧之?(老子)

64、防民之口,甚于防川。(国语)


图片


65、欲加之罪,何患无辞?(左传)

66、外举不避仇,内举不避亲。(左传)

67、上有所好,下必甚焉。(孟子)

68、察己可以知人,察今可以知古。(吕氏春秋)


69、人非圣贤,孰能无过?(左传)


70、轻则寡谋,骄则无礼。(国语)


71、将在外,君命有所不受。(孙子)


72、皮之不存,毛将焉附?(左传)


73、为山九仞,功亏一篑。(书经)


74、穷则独善其身,达则兼济天下。(孟子)


75、攻其不备,出其不意。(孙子)


76、置之死地而后生。(孙子)


77、士为知已者死,女为悦己者容。(战国策)


78、彼一是非,此一是非。(庄周)


79、生于忧患,死于安乐。(孟子)


80、恻隐之心,人皆有之,羞恶之心,人皆有之,恭敬之心,人皆有之,是非之心,人皆有之。(孟子)



博学
之道



1、玉不琢,不成器;人不学,不知道。(礼记)


2、学,然后知不足,教,然后知困。(礼记)


3、温故而知新,可以为师矣。(论语)


4、学而时习之,不亦乐乎!(论语)

联系我们Contact us

未标题-6.jpg

福建省智善慈航公益服务中心

服务中心办公室: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城东浔美工业区185号

联系电话:0595-22596028

秘书处电话:13559375668  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18960295968

微信公众号:智善慈航公益